知識產權
29/8/2007 多雲有雨 老編起題,小輩又豈敢不依?知識產權.說來慚愧,真是所知不多,向來說知識就是力量,內地現在的流行說法是「知識改變命運」,這不過是知識創造財富的潔本
版吧了!骨子裡都是向錢看,管他有錢財然後有力量還是有力量方能有錢財,總之有財有勢就是好,兩者中欠了任何一樣還是美中不足、命運欠佳。 |
||
1/9/2007 多雲
中 國人常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國人從來不注重知識產權,隨意瓢竊他人作品的德性,豈不是又一明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時也會偷」,更乾脆直認不諱了。但 如果國人果然是如斯缺德,按理張三李四跟李白杜甫的作品,便應該糾纏不清,真假難辨,往日的詩人墨客,便無法著作等身,名留千古了。
只怪中國文字經常語帶相關,國人又愛語及驚人死不休,加上斷章取義,單一個「抄」字「偷」字,便足以讓好事之徒上綱上線;如 果改作學字,教育掛帥,那麼便正氣得多,怪不得律師們對中文既愛且恨,愛是因為一字多義,語義不明,容易招惹爭訟,生意自然滾滾而來,恨亦是因為語義不 明,難以清晰定義,自己起草的文件,被人拿著辮子,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便大事不妙。所以法律文件,偏愛英文,更大量採用拉丁文,据若智前輩所說,並非 單為賣弄學識,嚇唬村夫愚婦,因為拉丁文是一種死文字,世界上已沒有一個國家或民族採用拉丁文作為日常生活的語言,語義不會增減改孌,採用拉丁文作為法律 語言便不易被人曲解。
話 扯得老遠,還是回到正題,相傳國畫大師張大千的模倣技術便極為精湛,未成名時,為求生計,曾經倣畫古人或名家的畫作,繪成的偽作,甚至一些仍然在生的原作 者,亦難分真假。但成名以後,作品都以大師真姓名發表,身價比傳聞被模倣畫家更高,作品甚至被模倣抄襲,己是後話。對早年從事偽作的流言,則從來不置可 否。中國人向來重名節師承,不學無術,明目張膽抄襲,意圖沽名釣譽的騸子,除為人所不恥外,亦不容易得逞,因為在詩酒唱酬之間,即席賦詩填詞,寫字畫畫, 沒有一點真才實學,便原形畢露;有如一些所謂偶像歌手,碟中錄製的歌曲,都是利用錄音室的器材和技術,七拚八湊加工完成,現場演唱便大出洋相,賣的實際是 樣子而不是歌藝,雖然都算得上是知產,但已不是原來那回事。 |
||
8/9//2007 天晴
事 實上,跟西方人著重啟發創新不同,中國人的教育法較為著重學習前人經驗,故此學書畫的都必定經過長時間的臨模,學詩詞歌賦散文的則通過背誦名家作品來掌握 必要的修辭技巧,兩種方法,中國人重學習,西方人重思考,孰優孰劣,向來莫衷一是。但分歧只不過是如何平衡兩種方法的相對份量,承先啟後的原則是一致的, 彼此從來沒有完全否定另一種方法的必要性,遠在孔子的年代,已強調「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只要不走偏鋒,既學且思,縱使未能後無來者,也能前無 古人,任何知識,包括科學文學或藝術,都必需要有承傳方能持續發展,「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有多少人知道原來出自「落花與孤雁齊飛,秋水共 天其一色」,這正是青出藍而勝於藍的例子,換轉時空,這樣改掉別人四字的作品,今天說不定會惹來侵權官司,空談創新,大數模倣不是的人,本身的言論,正正 就是拾人牙穢,如果不是沒有見識,便是沒出息。害怕面對競爭。
|
||
15/9/2007 天晴
藝術作品紿終有 如古董,都是獨一無二,縱然是天價還能說得過去,但一件工廠製品,要令人不問價錢質素,只問商標,相信商標能令一件由工廠大量倒模式生產的商品增值數倍甚 至數拾倍,當然要一些新點子,跟知識和產權拉上關係,說服力便大增,再邀請知名人仕出任代言人,不斷利用廣告向消費者疲勞轟炸,令他們甘願掏腰包付數倍金 錢購買質素相同的產品。但一個願打,一個願捱,自由世界中,也屬無可厚非。但價錢和質素相距太遠,單靠名氣,只可以虛應一時;上世紀末的數十年間,日本的 汽車,電氣產品,攝影器材便橫掃世界市場,美國歐洲的百年老店,不是倒閉便是被日資收購,並非貨品質素欠佳,而是價錢太高,日本貨雖然稍差一點,價錢卻便 宜了一大截,打持久戰便佔盡上風,結果老牌子不敵市場新丁。已是鐵一般的歷史事實,而且歷史一再重覆,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中國貨由於價廉物美,開始進佔 輕工業產品市場,成為世界工廠。踏入廿一世紀,甚至日本製品亦要靠邊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