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文化茶寮系列
Culture Jabber Tea House
2.54 終極文化的競逐 1
Seeking for Ultimate Culture 1
文治之始
The Origination of Civil Governance
明唐寅西園雅集
嘉賓: 雅可樂 & 無極
7/05/2016
免責條款 DISCLAIMER
7/5/2016
終極文化的競逐 1 - 文治之始
愚:前輩和兩位師兄午安,你們好!
智:這幾天天氣潮濕多雨,上次看來大家胃口不佳,我已囑咐家傭為大家預備了一些泰式小點和飲品,以生果為主要食材,熱量低且開胃健脾。
眾人:前輩果然體貼,謝謝前輩!
智:孔子說不時不食,有人認為他小資心態作祟,有人説是食德,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超越温飽的需求,所以不同時間吃不同食物,就取第二個解釋吧!
愚:那我不客氣了,到前輩這裡,精神糧食外,還有物質糧食,真不錯。
無: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就不懂惜福,老人家和你們那些新生代不同之處,是生於憂患窮困年代,有幸漸入佳境,年少時聽聞父執輩在離亂戰禍中不幸離世或 僥倖能劫後餘生的經歷,自然更懂感恩。中國早至周代甚至商代,已有史官制度和捨命直筆而書的史官文化,文字歷史大事準確至以日計,後人能以史為鑑,便不會 重蹈覆轍,幾千年來,除了五胡亂華和五代十國時華夏文化差點被毀外,即使漢族暫時失去領導權,當權的少數民族仍以繼承華夏文化自居,自願漢化,融入中華民 族中,便是因為華夏文化遠比其他文化具有更多優點;但近百年因為種種原因,在物質文明被超越後,連帶對精神文明也失去信心,菁華糟粕都要丢棄,才是令人痛 心疾首的憾事。
雅:由推翻滿清開始,中國的知識份子便曾多次嘗試抛棄傳統文化,五四運動是第一波, 六十年代是第二波,本地現在興起的一波其實是九十年代追求現代化的延續。正如前輩所言,三波的運動都曾做過了頭,糟粕和菁華同時拋掉,盲目地跟隨一些西方 人鼓吹的理論,把華夏文化貶得太低,欠缺持平客觀。華夏文化的史官和諫官確是值得一記的部份,老子學識淵博,便可能是因為曾做過周室的守藏吏,相當過於現在 中央檔案室總管,屬於史官的原型,從歷史演變中,可以悟出客觀規律,也就是所謂「道」,從人事紀實中,可以悟出群居之義,也就是「德」,史官要忠於道和德的文化, 便是這樣建立起來的。記得文天祥的正氣歌,便把中國歷代至南宋的忠義之士列出,一般人只道武將在沙場殺敵,壯烈損軀,但正氣歌更多著墨在文官,一來文天祥 是文官,二來武將的忠可能是愚忠,而文官是較多經過理性考量的忠誠,面對死亡而能慷慨就義,歷史中,史官和諫官起的作用可説是關鍵。
智:好,我們便先重温一下這首千古傳誦的詩篇: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雅:文天祥前後舉了十多個例子,領頭的是兩個史官,原因第一是出現的時間最早,第二是押上性命直言不偏的士人傳統也是由史官開風氣之先。
智:對,史官是事後為記(ex-post record),為彌補史官後知後覺的不足,精明的君主再加入諫官,初期也屬史官之一,春秋戰國開始有御史稱號,職責是給予事前提點(ex-ante alarm);御史和太史令 ,一個瞻前,一個顧後,這兩個職位的讀書人,都要抱著隨時殉職的心態,現時流行的説法,是家中常備幾口棺材,給自已外,也預備連累家人。
愚:這麽樣危險的工作也有人願意做,想不通,西方人常説中國人的文化落後,只是為皇帝效力賣命的家臣,但照前輩和師兄所説,史官和諫官不惜開罪皇帝或權貴是送命,賣命怎會變成送命,總覺得這個説法有點問題。
智:哈哈,你看到其中的分别了!御史和太史令的設立,用今天的學術語言來説,是向天下人和歷史負責而不是向君主負責,二千多年前的華夏文明已有這樣 的文化,是世上獨有的。正氣歌中用了極多的篇幅來描述正氣是天地間自然存在的一股力量,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山川河嶽,都充滿著這股正氣,在人而言便是浩然 之氣,令人可以充滿勇氣,視生死於度外,他們的行為是履行天道。另外是多處提到歷史,例如垂丹青,萬古存等,説明這些人心中並非單純是君主的家臣,而是視 自己為維護天道的忠實使者,君主是履行天道時的工作伙伴和上司,他們是向天下人,包括前人和後人負責,所以歷史定位重於個人生死。當然,在幾千年前君主權力獨 大的情況,代價可能是付上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但他們敢於向上司説不,亦是因為有所恃,君王殺士會失民心,令大部份理性皇帝都有忌憚,但要做到直不至犯,婉不 至隱,恰到好處,決心,智慧、識見和氣節都缺一不可。
無:當大家看星球大戰中的絕地武士以原力(the force)為力量泉源,不斷以原力祝福戰友,並憑它對抗黑暗力量(dark side),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雅:據説由第一代的星戰片開始,這個原力的概念便一直是主綫,而概念其實源自日本的 文化,由於日本文化在明治維新前基本以唐宋為師,儒釋道三家思想對日本文化影響極深,很多學者都將日本文化當成是華夏文化的一個分枝,所以靈感源自日本的 原力和中國人的正氣有類同是很正常的。
智:出口轉了內銷後,土氣也變成貴氣了。無可否認,直至鴉片戰爭前,漢人縱然輸了戰爭,失去政權,仍只是承認「隸也實不力」,輸的是武功而不是文 明,但鴉片戰爭後,卻越來越多人相信華夏文化是文武皆輸,這才是危機所在。老人家年青時也因為礙於讀書和見識的深廣度所限,也頗相信這一套説法,年事稍 高,不再受學歷和既定課程限制後,才發覺東西文化碰撞時的化學作用遠比主流的説法複雜精采得多,很多的觀念,華夏文化比西方領先數以千百年計,例如史官、 諫官和他們背後的一套士人文化,比西方的監察制度和知識份子族群的出現早了千多二千年,英國的圓桌武士是皇室的家臣,而且偏向軍事,後來才有皇室顧問 king's Counsel / Queen's Counsel 協助處理政經事務,而在上面最高級别的是 Master of the Rolls,相當於明清兩朝的內閣大學士、國子監和翰林學士的混合體,掌管和編修皇室檔案和當皇室秘書,所以錢穆先生常説英國的文官制度借鑑中國,以時序 來説,並非沒有可能,因為工業革命前的中國,在西方人的傳聞中是遙遠東方一個神一般的國度。當文官系統建立後,英國皇室顧問的名銜便只限於法律界最高級别 的訴訟律師,即回歸前的御用大律師,近代英國的Master of the Rolls 基本上由司法部的大法官壟斷,體現了西方文化對法治的重視。
愚:怪不得前輩説那些學者不學無術,説英國人的管治文化領先中國什麽千年的,如來是信口雌黃,文官制原來才幾百年歷史。
雅:師弟,你多點跟前輩談天説地,便能百毒不侵了,西羅馬滅亡後,奴隸紛紛起義獨 立,但互相攻打之外,來自東方的伊斯蘭勢力,匈人和蒙古人將歐洲弄得雞犬不寧,英國人原是日耳曼人的二個分支,為逃避戰爭渡海到了英倫三島,先後把當地原 住民打敗後才建立聯合王國,不過是一千年左右的歷史,一個文字語言也未成型的國家,如何領先當年的中國。
智:哈哈,一時杯酒言情,講詩詞歌賦,一時品茗談心,論古今中外,老人家是温故知新,年青人若有得著,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都是好事!周公制禮定 樂,華夏文化的文武百官制度便建立起來,然後逐漸完善,秦是中國第一個行中史集權的政權,有具體而細緻的行政和軍事架構,和現代的政府組織相比亦絕不遜 色,以下是維基整理過的簡介,比正史更易理解:
秦官制 中央官制: ……秦王嬴政稱始皇帝後,建立了由丞相、御史大夫、國尉、九卿等組成的中央政府,輔佐皇帝管理全國軍政事務。 丞相 丞相是最高的行政官,上承皇帝詔命,下統百官,總攬政務。掌金印紫綬。(《漢書•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 機。」)秦國丞相之設始於秦武王二年,是年設左、右丞相,秦昭王三十二年,改相國,秦王嬴政未親政時,以呂不韋為相邦,並置丞相昌平君,期間或左右二相併 置、或設獨相、或稱相國。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定製置丞相一人,以李斯為之,秦二世誅李斯後,以趙高為相,因其為閹人而稱中丞相。秦制,出任丞相的人均受封 侯爵。 御史大夫 秦創置御史大夫,掌監察百官,為副丞相。掌銀印青綬。(《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通典•職官典 二》:「秦無司空,置御史大夫以貳於相。」)與戰國時列國普遍設置的負責記錄與檔案管理的御史不同,秦國的御史專掌糾察百官,是中國古代專門監察官制度的 發端。 御史大夫屬官有兩丞,一為御史丞,為大夫之副;一為御史中丞。其中御史中丞因為統領侍御史和諸郡監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糾彈百官,權力尤重。.... 九卿 九卿仰丞相政令,分掌國事。掌銀印青綬。九卿之屬有負責皇室事務的如奉常,有負責國家政務的如廷尉。 奉常 奉常,掌宗廟祭祀禮儀(《通典•職官七》:「奉常,周為春官宗伯,掌邦禮,秦改奉常。」),銀印青綬、秩中二千石(九卿皆同)。屬官有負責宮廷音樂 的太樂;負責太廟祭祀事務的太祝;負責皇帝飲食以及祭祀用食物供奉的太宰(與周朝的太宰不同);負責管理巫醫的太醫;負責觀察天時星象、兼皇家史官的太 史;負責應皇帝詔命進行卜筮太卜。 郎中令 郎中令,掌殿中議論、賓贊、受奏事、宮廷宿衛之事(《秦會要》:及主諸郎之在殿中侍衛,故曰郎中令)。郎中令的屬官有負責議論的大夫;負責賓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謁者;供奉宮廷、等待受職的諸郎;以及期門、羽林等禁衛軍。 大夫 大夫,為專門的諫議官,無定員,有諫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等各類官稱(《齊職儀》:秦置諫議大夫,掌議論,無常員,多至數十人,屬郎中令) 郎 郎,為待選之官,有評議國事的議郎、有陪侍皇帝車駕的中郎、侍郎等,無定員,除授常達千人之多。案《漢書•百官公卿表》,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 郎秩比四百石,郎中秩比三百石。中郎分統於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郎中分統於車郎中將、戶郎中將、騎郎中將。郎一般取自公卿等官僚子弟,一方面 作為皇帝的扈從,一方面學習政務,是秦漢之際出仕的重要途徑。 謁者 謁者,掌殿廷朝會禮儀、接受臣民章奏。置七十人,秩六百石。秦朝的謁者也常常作為朝廷的專使出外處理臨時公事。 僕射 僕射,原為戰車上的射手。秦朝則侍中、尚書、謁者、博士等官署皆置,為本署副長官,長官為令。《太平御覽》卷二百零一:「秦漢之世,委政公卿,尚書之職,掌封奏,令贊文書,僕射主開閉,令不在,則僕射奏下其事。」 衛尉 衛尉,掌皇宮諸門屯兵。屬官一公車司馬令,凡吏民上書、四方貢獻、朝廷徵召等,按法律要使用公家的車馬,公車司馬令即掌其事;屬官二衛士令,統領諸宮門衛兵。 太僕 太僕,本周朝官職,秦朝沿置,掌皇家車馬。趙高出任郎中令之前任此職。 廷尉 廷尉,最高司法官。屬官有廷尉丞。廷尉署有獄,稱廷尉獄,大臣有罪則下廷尉獄。 典客 典客,掌諸侯與少數民族部族首領朝覲事務、接待諸郡縣上計吏。屬官有行人,備臨時差遣遠方。 宗正 宗正,又稱宗令,掌皇族親屬及登記宗室譜牒。皇族宗室有罪,則絕其屬籍。屬官有宗正丞。 治粟內史 治粟內史,掌諸穀物、金玉之貯,相當於國庫司庫。屬官有太倉令、太倉丞,掌國庫中糧食的貯存;有平準令、平準丞,掌京師及諸郡物價。(《通典•職官八》) 少府 少府,掌皇帝私產,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屬官有: 御府令、御府丞,掌皇帝服飾織造與保管; 尚冠令、尚冠丞,掌皇帝各種禮服所需的皇冠; 尚衣令、尚衣丞,掌服侍皇帝更衣; 尚食令、尚食丞,掌服侍皇帝飲食; 尚沐令、尚沐丞,掌皇帝洗浴; 尚席令、尚席丞,掌皇帝就寢用具; 尚書令、尚書丞、尚書僕射,掌宮中文書發啟、呈送皇帝; 太官令、太官丞,掌烹調皇帝飲食;主御膳食; 宦者令,掌宮中諸宦官; 中書謁者令、中書謁者丞,掌內宮導引、接待、典儀等,以宦官充; 太醫令、太醫丞,掌皇帝與後宮醫藥; 都水長、都水丞,掌諸郡縣水利事務,在各重要水系都派駐官署; 樂府令、樂府丞,掌宮廷音樂的排練、演奏、整理,以及音樂藝人的管理; 永巷令,掌後宮宦官、宮女的生活,以及宮人犯罪的懲處。 少府的這些屬官中,尚書、中書謁者兩個官署對後世各個朝代的政制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其餘諸「尚」後轉為女官。 警衛、侍從與宮官 中尉、將作少府、典屬國、內史、主爵中尉、詹事、將行屬於列卿,掌銀印青綬。 中尉 中尉,掌京師治安、兼管消防,是京城的衛戍長官。中尉署有丞、左右中侯、千牛等官佐。屬官有武庫令、武庫丞,掌軍器製造、貯存;有靜室令,皇帝出巡時負責擔任清道夫。 將作少府 將作少府,掌皇宮等公共建築事務,本署有兩丞,左右中侯。屬官有石室令、東園主章令、主章長、左校令、右校令、前校令、後校令、中校令。石室掌建築石料、東園主章令掌木匠、主章長掌伐大木、五校掌營建。五校所屬多為刑徒。 典屬國 典屬國,專掌召撫西南諸夷。 主爵中尉 主爵中尉,掌諸侯以下諸爵的封贈及賓客祭祀饗食等事務。 中常侍 中常侍,侍從皇帝左右,備皇帝顧問,可以經常出入皇宮禁地,漢朝為宦官職務。 給事中 給事中,職掌同中常侍,位次之。 詹事 詹事,太子卿,掌太子家,統領太子宮臣,秩二千石,詹事丞副之。屬官有: 太子家令,掌太子家刑罰、飲食、倉儲、奴婢等事; 太子率更令,掌漏刻、禮樂等; 衛率,掌太子侍衛; 中庶子,侍從太子; 太子舍人,掌太子文書; 太子洗馬,太子出,則洗馬為前驅; 少庶子,掌太子諸庶務; 太子仆,掌太子家車馬。 秦朝雖然詳細設置了太子宮官,但確未正式冊立過太子。 皇后諸卿 將行,掌皇后禮儀。 皇后衛尉,掌皇后衛隊。 皇后少府,掌皇后私人事務。 皇后少仆,掌皇后車馬。 武將官制 國尉 國尉為最高武職,統領諸軍,負責各級軍官的任免與考核。國尉在戰國時期的晉、趙等國也有設置,職掌相類。秦朝的國尉職務與漢朝的太尉相當,但不列於三公,地位較低,與卿相若。 護軍都尉 護軍都尉,執掌軍政,統領諸將。屬官有中護軍,領軍史,掌禁軍,參預武將的選補事務,遇將軍率軍出征時,則駐該軍監督軍政。 將軍 秦朝仿周朝制度,設置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位上卿,率軍鎮守邊郡。掌金印紫綬。 另置上將軍、將軍,為臨時職務,有大征伐時選武將出任,軍還即撤任。 地方官制 戰國時期諸侯國普遍施行郡縣制度,秦國設縣始自秦孝公十二年商鞅變法。秦始皇二十六年,正式劃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來陸續增設至四十餘郡。 咸陽是國都所在地,不設郡守而由朝廷直轄,其長官為內史(《漢書•百官公卿表》:內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位同九卿,得參預朝政。內史屬官有: 都水長、都水丞,掌水利; 鐵官長、鐵官丞,掌冶金、製造農器; 廩犧令、廩犧丞,掌糧食倉庫和牧養祭祀用牲畜。 郡制 郡作為一級行政地方,軍民兼治。郡設郡守、監御史、郡尉三個互不隸屬的主要官員。 郡守 郡守,郡的長官,邊地多為武將,內地多以郎官出任,銀印青綬、秩二千石。秦朝的郡守權力非常大,除了由朝廷直接任免的縣令縣長、負責監察郡治的監御史、負責統領駐軍與管理治安的郡尉三者外,郡的其他官員均由郡守自行任免。 監御史 監御史,隸屬御史中丞,負責監察郡守與其他官員。 郡尉 郡尉,掌郡駐軍,主管治安、偵緝盜賊,銀印青綬、秩比二千石。郡尉直轄於朝廷,與郡守相抗禮。郡尉屬官有丞,內地諸郡設丞一人、大郡則設兩人。邊塞諸郡則每百里置都尉一人,都尉轄士史、尉史各二,掌邊塞衛戍;關隘之處置關都尉,均隸屬本郡郡尉。 郡丞 郡丞,郡的次官,輔佐郡守綜理郡政,銅印黑綬、秩六百石。郡守缺位或不能理事時,郡丞代行郡守職務。屬官有卒史、主簿、牧師令等。邊塞諸郡另置長史,管理兵馬軍政,與郡丞同秩。 縣制 縣為秦朝最低一級行政地方,秦朝的正式官職也僅僅設在縣一級。一些部族地區設道。 縣令、縣長 秦朝按縣的人口多寡,萬人以上的縣置縣令、以下的縣置縣長。縣令銅印黑綬、秩千石至六百石,縣長銅印黃綬、秩六百石至五百石。縣令與縣長都是縣的行政長官。 縣丞 縣丞為縣的次官,職比郡丞,銅印黃綬、秩四百石。 縣尉 縣尉掌治安、捕盜之事,職比郡丞、唯不掌兵,秩同縣丞。 功曹 功曹,掌縣吏的考績等第升降。 令史 令史,管理文書檔案。 獄掾 獄掾,縣獄的典獄長。 文無害 文無害,所謂公平吏,掌巡查監獄,複查案卷,以防止冤獄。 廄騶 廄騶,掌一縣車馬之政。 倉吏 倉吏,縣庫的長官。 治獄吏 獄吏,縣獄的獄卒。 鄉亭 縣以下置鄉,鄉以下置亭,亭以下置里。這些都是以宗族為核心的人民自治組織。 三老 三老,一鄉德高望重者充任,掌教化,有所謂孝悌仁義之家可以申報郡縣予以表彰,並可以推薦優良子弟出任郡縣吏。 有秩,嗇夫 人口達五千人的鄉,由郡指派一人為有秩;不足五千人的鄉,由縣指派一人為嗇夫。兩者職責相同,都是調解鄰里糾紛、幫助政府收取賦稅、安排徭役。 游徼 游徼,為徭役的一種,掌巡察地方、緝捕盜賊。 亭長 亭長,吏職,也是徭役的一種,漢高祖在秦朝曾任此職。掌同嗇夫。亭長之屬為亭父、求盜兩卒,前者負責本亭保潔、後者負責追逐盜賊。 |
值得注意是秦採用的是中央集權制,沒有高效率及嚴謹的文書收發制度,不可能採用中央集權,可見秦朝已建立了一個相對以往更為便捷的交通系統,在版圖即使 用今日眼光來看亦非常龐大的秦帝國中,能將中央和地方的訊息在可接受的期限內交付。這些檔案記錄,便是歷史的原材料,秦雖然沒有太史令,但御史掌管中央檔 案和監察官員的職責,不能説沒有史官。大家可見早在秦漢時期,中國的文武百官已是大而全,跟今天的政府架構不惶多讓。
愚:前輩,歐洲古羅馬,中東的波斯和亞述帝國都不小啊。
雅:師弟,將歷代中國的疆土和人口規模和西方同期比對一下,你便猜到原因了。還有,同期西方和中東的帝國,中央至地方的管治上比較鬆散,大致上和夏商周的封建制度相若,不會像秦漢開始的中國那樣,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管治非常細緻具體,已是現代政府的那種模式。
智:我説劉邦所任的亭長,就是秦政府體制中最低微的地方職位,一個這樣低微的人物能當上皇帝,可説是中國人的福氣,自始以後,國人認識到皇侯將相本 無種,男兒當自強,對打破貴族世襲壟斷的概念有極大作用,加上後來的科舉,在當時世界上是最公平客觀的人才選拔制度,令社會流動性提高。由於秦統一天下後 只存活了十九年,漢建立後,便恢復太史令的官職,史官秉承天地良心直言不諱的傳統仍然能繼承下來,這樣才有司馬遷被判處腐刑的歷史事件發生。漢武帝怒而不 殺,在西方同期的文化和歷史是不可思議的,羅馬帝國是兩三年便換一個皇帝,而新舊交替是以暴力政變形式進行,壽終正寢的羅馬皇帝可説絕無僅有,皇帝也可 殺,何況區區一個檔案主管,事實上羅馬行的是軍政,武功為主,文治不是沒有,但西方的學者用盡心機發掘,能傳世的就不多,經濟靠的是開疆闢土開拓更多的奴 隸來源和税收 ,社會衞生搞得也不好,歐洲自羅馬時代至近代,多次受到瘟疫的蹂躪,動輒死去幾份之一的人口,政府關心的,對外是擴張戰爭,對內是奪權政爭。在西羅馬滅亡 前,根本就不存在一個穩定和有效管治的中央政權;如雅師兄所説,羅馬有點像春秋戰國的周,皇帝只是軍閥盟主,有實力的軍閥便似春秋五霸或戰國七雄,但更明 目張膽,時刻伺機謀奪帝位而不單是挾天子以令諸候,皇帝軍權旁落便成階下囚或被殺,連治亂的循環也可能説不上,你們的史書讀本是省略而不談的。
無:前輩,我不是文科出身,談到社會文化歷史,因為知識所限,常常只有聽的份兒, 但總覺有點問題,經您現在提供更多的背景資料,便知到很多的中西比較並不公平,所以結論大有可能出現偏差,原來羅馬帝國頂層的權力交接不是中國那般以血緣 繼承,也不是和平過渡,但總是説成是一個朝代似的,權力交接著墨不多。
雅:中學的歷史書一般不會觸及這個問題,嚴格來説,他們沒有説謊,只是沒有披露全部 事實,既然不説,學生便將中國皇朝的運作模式想當然地投射到羅馬,以為羅馬帝國相當於中國一個朝代。羅馬以後的民族國家,才大抵以皇室家族血緣為繼承的準 則,和夏朝以後的中國類似,前輩不説,也聯想不到這個文化差異是一個那麽的重要,影響到以後二千年的發展。
智:所以,研究古代社會的官僚系統時,西方學者還是不得不研究秦漢的體制的,在中學讀按港英年代沿用之今的歷史課本,只道羅馬的偉大,一直以為官僚體 制最低限度和中國同期旗鼓相當,其實一直以來,華夏文明的靱件(官僚體制)和軟件(士人文化)都比西方領先。還有一個文化上的差異導致中西發展 的分歧,就是文字上的統一,一般人語文並稱,事實上語和文並不一定一致,口語的變化的速度和規模可以非常大,在古代交通和通訊不發達的情況下,一山一水 間,一兩代後,口音便會不同,華夏文明的先人選擇表意文字,是捨易取難,好處是方便統一,不致如拼音文字般因口音不同而令文字有變,親人也變成異族;秦以 前是自願性質,所以並不完全,始皇以中央政府權力實行强制書同文,不過是收官之作。華夏文明選擇表意文字而非拼音文字,在古代不算獨一無異,但生存至今就只是 唯一的一個,日本只算是一個子系統,日本侵華時的宣傳亦以華夏文化正統自居;本來韓國和越南也是大中華文化區的一個子系統,不過因為曾淪為日本和法國殖民 地,離心亦重,將文字隨當時潮流改成拼音,是鐵定心腸脱離大中華文化的了,利害相較如何,只能自行判斷。書同文的最大功效是令天下人視同文者為化內之民, 不必同種,敵意相對減少,戰爭的規模,頻率和慘烈程度便能降低,那怕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量差異,在複利效應下,便足以令中國人有較多休養生息的機會,一直 高踞世界人口的四份一至三份一之多,經濟生產值亦如是。當然,這個命題要成定論要做很多考證,老外是打死不會承認的,但戰爭對人口的影響是不容否認的,三 國、魏晉南北朝至唐一統天下前,中國人口折損九成。五代十國時也不惶多讓;南斯拉夫分裂戰爭前後死了十多二十萬,伊拉克至今死亡人數沒有正式統計,上下限 是二十多而一百萬,還未有完結的跡象,敍利亞也是一樣,北非多國同樣是沒完沒了,衍生出的難民問題令西歐無法獨善其身。那些年青人可能在電腦前玩三國那樣 的戰爭遊戲多了,將現實世界的死亡當成虛擬世界的死亡一樣輕鬆,你們知道嗎?美國在朝鮮半島及越南的兩場戰爭中,每當軍人死亡人數接近五萬左右,便舉國震動,被迫退出戰爭。
雅:想來也是,西羅馬滅亡後,很多國家都以羅馬繼承者自居,但由於每個民族都有本 身口語,拼音文字的語文合一反而成為不同民族尋找共同文字和文化的障礙,欠缺統一語文令西方的民族主義極為興盛,民族間充滿敵意和矛盾,所以羅馬在,戰爭 在,羅馬不在,戰爭仍在,而且更多,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直打至二戰後還在打。看來聖經中説上帝為懲罰人類建造巴别塔的行為而令他們説不同語言的故事確有依 據。
智:所以説,西方人對中國人有統一文字是妒忌羡慕還來不及的。當初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國是神一樣的國度,續漸了解後便開始覺得這樣龐大的帝國只是一盤 散沙,也有爭鬥矛盾,鴉片戰爭後更認定中國不是他們概念中的一個有效管治的國家,只是個地理名詞,虛有其表,外強中乾,最極端是後來的日本以為只要三個月 便能征服全中國,結果當然是一連患的誤判,面對外敵時,在華夏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旗幟下,五十多個民族又可團結起來共同抗拒外侮,對同一民族也能分裂成幾個 敵對國家的西方人來説是不可思議的。現在的西方人漸漸明白中國在文化上的一統才是力量泉源,便改為以保育地區文化的高尚理念來分拆華夏文化,如果中國説著 二百多種方言的五十多個民族如歐洲一樣是不同語也不同文,那分裂成五十多個以上的國家便有更大的可能成為事實,也就更易對付了。不要怪老人家以小人之心來 推測,你們較年青的,能客觀點來看歷史的話,在西方崛起後的五百年中,對人類做成的傷害還算少嗎?民族國家,頂多做到對內仁慈,對外是另一回事,一定有主 次先後,所以種族屠殺在今天仍再發生,移民的第二代會成為恐怖份子。為了平衡西方文化這方面的缺陷,正面做法是將文化中的侵略性降低,但另一方面,一些政 客和親政客的學者,採用的是負面方法,一邊對自己文化隱惡揚善,對他人文化則隱善揚惡,蓄意散播詆毀中華文化的言論和虛假事實,對語文政策的惡意批評便是 一例,失卻持平公正,所以錯漏百出。尋求全國甚至整個大中華文化區有一個共通的普及文字和語言對促進地區交流和合作是利多害少的,西方的英、法、德文在過 去和現在都在試圖推廣本國語言成為普世通用的語文,英文已是非常接近,但功敗垂成,西方人似乎無法解除巴别塔的詛咒;現在一些人卻突然批判别國的語文統一 政策,這裡便存在著雙重標準,用心可想而知。越南和韓國廢掉中文字引起的問題多多,先例在前卻沒有多少人願正視,所以將粵語從方言升格成語文背後有沒有不可告人的意圖是令 人懷疑的,因為粵音應是中原雅音,音和字原可對應,現在很多失傳,不是沒有字,而是不知所指是什麽字,結果是硬造一個廣東話的新字而不考究原字原意,例如 「佢」,古字應為「渠」,這個簡化算是可以接受;但一些如「埋單」,那是將就語音硬砌出來的詞語,語意不通,將單子埋了可以怎麽解,我猜是「買單」才真, 只是粵音將陽上聲的「買」讀成陽平聲的「埋」,以音害字,那不是保存粵語文化或溝通了,搞破壞才真,看來有人效上帝向中華民族施放巴别塔咒語罷了。
無:這樣説來,以我這個原是文史科的門外漢理解,中國的華夏文化的軟實力,有兩大 力量泉源,第一是以史官及諫官為代表的士人文化,第二是中國的統一文字。前輩和雅兄的第二點意見,竟和我近年來研究表文字數碼化所推敲出來的想法相同,中 國文字系統是二維結構,訊息承載力及擴展能力遠遠大於線性拼音文字,才是最先進的文化載體,如果能夠將造字的 algorithm 確立下來,例如在下一代的中文字內碼中,將文字依九宮格形式分區,預留一至三格作標音用,直接放同音字標示讀音,另外的6至8格放置部首表意,形聲為主,結合 其餘造字的五書,那便可以較隨意地創造新字,想想中文有200部首,取用6個的組合和排列有多少,便知到中文的擴容能力有多驚人。
愚:,聽來很酷呢,無師兄大大一於創造一個這樣的程式,説不定可以致富呢!
無:這類創作面對的是全部的中文使用者,涉及工業標準和公眾利益,不應受專利保護,就算能申請專利,也無法創富,因為政府在看到社會有需要後,會另行創造一套替代品。我現在把主意提出來,當是創意共享,歡迎開放給其他人繼續開發。
雅:這個主意不錯,要幫忙,無師兄可隨便提出,我也很有興趣。
智:電腦發明初期,不少人斷言中文這類表意文字過於落後,不能適應數碼時代,現在回顧,論者才是不懂裝懂,他們不明白初生電腦就如兒童,用8bit 的處理器和程式處理幾十個字符,當然是較數以萬計的中文字為容易,但在處理器一日千里情況下,就如智力成熟後的年青人和成年人,更高位元值的字符也應付自 如了,無極師兄便説現時萬國碼及相關的轉換程式 utf 高達128bit ,可容納全球文字,還有非常寬闊的空間容許擴充。文字的潛力也相同,拼音文字的學習門檻低,但要做知識文化的載體便捉襟見肘,獨立的英文單字現時已達百萬 之數,一個大專生只能掌握不足十份之一;中文的門檻是高,但往後的路卻易走,一個大專生要掌掘其中的4至5成是不難的,而且差不多已是常用字的大部份。所 以,中國人在文化上的發展,包括科學,中文並不構成障礙,障礙只是自身的心魔。今天説中國文化的兩大特點,先討論了文字,可算是上次談推普問題的延續,時 間已不早,要談士人文化的重要性,留待下次繼續吧。我順帶也搜尋了唐朝、宋朝和清朝的官制,原因是秦漢,唐宋和明清的官制具有代表性,足以瞭解中國政府體制的演 變,日本至今還用唐代的官銜,如果翻查紀錄,港英殖民政府年代的官銜也古雅得很,是明清的官銜。如果再看西方國家的官僚架構演變,找羅馬和中古的比較之 下,便明白錢穆老先生為什麽説西方是借鑑中國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絕不是一面倒的西學東漸。
眾人:好的,謝謝前輩,再見。
唐朝官员品级
正一品: 职官:天策上将、太尉、司徒、司空、太师、太傅、太保 爵: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太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 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 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 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 |
宋朝官员品级
正一品: 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 爵:王 从一品: 职官: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职官: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六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府尹、尚书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 职官: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 文散官:正奉大夫、中奉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壮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车都尉 从四品: 职官: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 文散官:太中大夫、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明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正五品: 职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中侍大夫 文散官:中散大夫、朝奉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宁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从五品: 职官: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游击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正六品: 职官:集英殿修撰、左右司郎中、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宣政/昭宣使、拱卫/左武/右武大夫、内侍省押班、枢密承旨/副承旨 文散官:朝奉郎、承直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昭武副尉 勋:骁骑尉 从六品: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左右司员外郎、右文殿/秘阁修撰、开封府少尹、开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 文散官:奉直郎、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振威副尉 勋:飞骑尉 正七品: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侍讲、直龙图/天章/宝文阁、枢密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医、赤县令 文散官:朝请郎、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致果副尉 勋:云骑尉 从七品: 职官:左右正言、符宝郎、监察御史、直显谟/徽猷/敷文阁、太常/宗正/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说书、内符宝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医官、合门宣赞舍人、判太医局令、翰林医效/医痊 文散官:朝散郎、宣奉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翊麾副尉 勋:武骑尉 正八品: 职官:秘书郎、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编修官、敕令所删定官、直秘阁、著作佐郎、国子监丞、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训武/修武郎、内常侍、京府判官、京畿县令、赤县丞、太史局五官正、中书/门下省录事、尚书省都事 文散官:给事郎、承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宣节副尉 从八品: 职官:少府/将作/军器/都水监丞、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太常寺奉礼郎/太祝、太学/武学/律学博士、主管太医局、合门祗候、东/西头供奉官、从义/ 秉义郎、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承直/儒林/文林/从事/从政/修职郎、京畿县丞、诸州县令/丞、赤县尉、防御/团练副使、太史局丞/直长/灵台郎 /保章正、翰林医愈/医证/医诊/医候、守阙主事/令史/书令史 文散官:承奉郎、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御侮副尉 正九品: 职官:殿头高品、郊社/籍田/太官令、国子太学正/录、武学谕、律学正、太医局丞、忠训/忠翊/成忠/保义郎、挈壶正、京畿县尉、诸州别驾/长史/司马、枢密院守阙书令史 文散官:儒林郎、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仁勇副尉 从九品: 职官:高班、黄门内品、承节/承信/迪功郎、诸州县尉、城砦/马监主簿、诸州司士/文学/助教、翰林医学 文散官:文林郎、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陪戎副尉 |
滿清官制
|